1988年,希爾頓集團在上海靜安區(qū)開了國內優(yōu)先家酒店。作為外資酒店入華的標桿,它曾經是上海結婚宴請和邀約貴賓的優(yōu)選。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希爾頓集團并沒有像其他外資酒店一樣迅速擴張到上百家的規(guī)模,而是不緊不慢地斟酌著,在2011年總共開到了30家。
“開酒店不是單純在地圖上放一面小旗子那么簡單”,希爾頓亞太地區(qū)市場營銷副總裁高斐勵(Philippe Garnier)說。
高斐勵說,1988年時的希爾頓不得不為怎樣找到相同質量的供應商而發(fā)愁,當時很難找到符合外資酒店標準的餐飲、用具和服務提供者。后來的二十年中, 希爾頓要考慮如何為旗下奢華型和服務型酒店品牌找到合適的市場定位。這些因素使得整個集團一直沒有采用激進式的擴張策略。
而現在,“已經是第二戰(zhàn)場了。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只有仍在發(fā)展,哪怕速度有所減緩?!比ツ?,大陸地區(qū)每間客房的營業(yè)額平均增長2.8%,他特別注意到,國內中產的旅游花費正在迅速上升,從而也影響到了他們對酒店的選擇。
所以他和整個高管團隊決定,要大舉切入這個竟爭白熱化的市場,到2014年底之前,希爾頓要擴張至100家酒店。
去年,泰州、南京、西安、大連幾個城市已經有康萊德、希爾頓等幾家不同 品牌的酒店陸續(xù)開工,今年將在井金玉胡同建造繼上海外灘之后的第二家華爾道夫酒店,十月還要在北京朝陽的央視大樓對面再造一個康萊德酒店。
高斐勵知道,和前兩個階段相比,如今他的很大挑戰(zhàn)轉變?yōu)槿绾翁岣呖蛻粽承?。所以他在榮譽客會上傾注了大量智慧之選,還啟動了中文網站,希望盡快培養(yǎng)起客人對積分制的重視。
“1994年我優(yōu)先次來是度蜜月,06和08年分別來過一次,每次看到的改變都給我很大的震撼?!?
大學時期他學的是經濟和日語,但現在他堅持在采訪中用苦練了很久的中文講述自己正在做的工作。這不僅是出于個人愛好,也可以說是他正在執(zhí)行的希爾頓“歡迎”計劃的一部分。
“一般西方酒店是不提供拖鞋和茶的,但是我們要求‘歡迎’計劃的希爾頓酒店都要有”, 高斐勵說?!皬娜ツ?月開始,全球各12個、50家希爾頓為游客推出了特別服務,員工需要會說流利的中文,客房要提供水壺名茶、拖鞋和中文頻道??腿丝梢猿缘絺鹘y(tǒng)中式早餐,有粥、炒飯、炒面,點心,甚至油條?!?
事實上,這項計劃的進展程度比高斐勵想象的還要快,目前全球已經有66個的希爾頓酒店采用了以上的做法。而這個看似龐大的服務標準變更,并沒有給運營上帶來巨大的負擔。